我国装备如何“走出去”
“走出去”战略早于2000年提出,自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,政府更是积极加以推动,经过不断努力,“走出去”已初现成效。不仅实现了轨道交通、核电、通信等领域的装备产品的出口,而且逐步向技术、资本、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输出发展,丰富了“走出去”的形式,加快了“走出去”的步伐,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
一、我国装备“走出去”步伐提速
(一)装备肩扛我国出口结构升级重任
轨道交通装备我国装备“走出去”。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,高铁列车的牵引电传动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完全自主化,大功率IGBT芯片、嵌入式专用芯片、轨道交通通信信息系统技术、单元制动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已获巨大进展。2013年,中国南车集团的海外订单额达241亿元,占其总额的26,产品出口至83个国家和地区。中国北车集团自2011年起,连续三年位居轨道交通新造机车车辆的销售,产品已实现覆盖,并于今年成为我国成功登陆美国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。
装备自主化加速核电“走出去”。我国核电装备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,已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、主泵、蒸汽发生器、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的自主化制造;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1000
核电技术,主要设备国产化率已超80;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核心设备——主氦风机在技术上也已取得重大突破。2013年中核集团承建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2、3号机组,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首次“走出去”。此后,我国又先后与罗马尼亚、阿根廷、南非等国家达成协议,共同开发核电站,核电“走出去”步伐大幅加快。
通信设备领跑。我国通信设备历经数十年发展,已实现技术自主、标准输出。目前产品涵盖了芯片与终端、仪器仪表、应用软件、系统设备、网络建设与运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。继我国提出的TD-SCDMA成为3G国际标准后,我国提出的TD-LTE又成为4G国际标准。在范围,无论是TD基站、测试仪表,还是TD-SCDMA网络建设,我国的市场份额均接近90,就连处于产业链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都很高的终端芯片,我国的市场份额也已超过50。其中,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在服务于40余家运营商和三分之一人口,分支机构达100多家,是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供应商。中兴通讯的业务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为500多家运营商提供产品和服务。
(二)资本输出深化制造业转型升级
通过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,占领优势资源。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海外建厂、设立研发机构、建立境外工业园或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,加速海外布局。如三一全资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,中航工业成功收购美国西锐和大陆、德国蒂勒特及奥地利FACC,吉利收购沃尔沃并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,中交建设集团收购美国F&G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公司进行自主研发设计等。以多种方式的对外投资来获取核心技术、研发人才、知识产权等优势资源,“境外研发、中国制造、销售”的国际化运营模式有效的推动了我国装备“走出去”。
海外上市,低成本获取海外发展资金。随着“走出去”步伐的加快与资本市场的开放,我国越来越多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境外上市的方式,进行海外融资,尤其是国内产能过剩行业的优质企业,开始关注海外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。海外上市既降低了我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成本,又扩大了企业的海外影响力。如我国联拓集团、康迪技术、太宇机电、武汉通用、扬子江船业等十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已在美国和新加坡等地上市融资,以此获取海外发展资金。
-
- 用户留言
- 已有条留言,点击查看
-
暂时没有留言